疫情期间如何通知客户,中疾控重要提醒!

对于一些中疾控重要提醒!和疫情期间如何通知客户相关的题,你有了解多少呢?接下来让小编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吧!

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2023年6月猴痘疫情监测状况6月2日至6月30日,中国大陆新增猴痘确诊病例106例,其中2023年6月报告48例。广东省48个,北京48个。全市报告45例,其中江苏省报告8例,湖北省报告2例,山东省报告2例,浙江省报告1例。无重症病例、死亡病例。

猴痘,我们该如何预防呢?

防控预案出炉!

国家疾控局、国家卫健委近日联合发布

《猴痘防治方案》

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猴痘样症状监测

猴痘密切接触者

实施21天自我健康监测

猴痘防治方案

猴痘是由猴痘病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2022年9月,我国报告首例输入性猴痘病例。2023年6月以来,我国多省份报告多例猴痘病例,导致局部新发疫情和隐性传播风险较高。为指导各地科学精准开展猴痘防治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制定本方案。

总需求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精准防控、快速治疗”的原则,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措施。开展医疗机构、重点人群、入境人员、重点场所等多渠道监测。加强疫情分析和风险评估,对重点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综合干预。落实病例隔离治疗、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等措施。坚持检测联控,及时阻断疫情蔓延。

疾病特征

猴痘病属于痘病科正痘病属,是一种双链DNA病,基因组长度约为197kb。该病于1958年在猴子中首次发现。1970年,猴痘病首次从刚果民主共和国一名疑似天花患者的标本中分离出来,成为首例人类确诊的猴痘病例。

猴痘病分为两个进化支支队I,以前称为中非支队或刚果盆地支队;进化枝II,以前称为西非进化枝,进一步分为进化枝IIa和IIb。其中,引起2022年全非流行地区猴痘疫情的菌株为IIb分支。分行IIb目前拥有多家支行,包括A1、A2、B1支行。自2022年9月我国报告首例输入性猴痘病例以来,各地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病研究所报告的株序列均属于IIb分支。

猴痘病耐干燥和低温,可以在痂、土壤、衣服、床上用品和其他表面上存活数月。该病对热敏感,加热至5630分钟或6010分钟即可灭活。常用的消剂如75乙醇、含氯消剂、过氧乙酸、紫外线等都可以有效灭活病。它们对过氧化氢、次氯酸钠、戊二醛和邻苯二甲醛敏感。

传播方式。猴痘病主要通过粘膜和受损皮肤侵入人体。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病例患病皮肤或粘膜传播。还可以通过接触被病污染的物品、长时间近距离吸入病例呼吸道飞沫、接触受感染动物的呼吸道等途径传播。感染通过分泌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和其他体液或被感染动物的咬伤和抓伤传播。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接种天花疫苗对猴痘病有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作用。

潜伏期5-21天,多为6-13天。

传染期患者出现症状后直至皮疹结痂自然脱落并形成新皮为止,具有传染性。调查显示,有些病例在出现症状前1-4天可能具有传染性。

早期症状可能出现发烧、头痛、背痛、肌痛和淋巴结肿大。

关于《猴痘防治方案》解读的

哪些人是重点感染人群?

人群普遍对猴痘病易感,接种天花疫苗对猴痘病有一定的交叉保护作用。现阶段,猴痘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男男性行为者之间的性接触,男男性行为者是猴痘感染的重点人群。目前,普通人群感染猴痘病的风险较低,但需要了解猴痘的基本知识,做好健康防护。

《猴痘防治方案》对猴痘病例的管理有何要求?

按照《猴痘防治方案》相关规定,根据病例不同情况实施医疗机构隔离治疗或家庭隔离治疗。各地发现疑似、确诊猴痘病例时,应及时转运至医疗机构隔离治疗。若病例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且皮损已结痂,可转入家庭隔离治疗,直至结痂自然脱落、缓解。居家隔离。对病情轻、有条件居家隔离治疗的确诊病例,经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联合评估后,可直接居家隔离治疗。

确诊病例居家隔离治疗期间,为保护家人健康,防止疫情扩散,应居住在单人房间,避免与家人皮肤、粘膜直接接触,对污染物品进行消,除非必要,不要外出。穿长衣长裤,佩戴外科口罩,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避免直接接触他人皮肤或粘膜。居家隔离治疗期间,定点医疗机构安排专人上门或电话回访,为病例提供健康咨询和医疗指导。

猴痘的密切接触者有哪些?对密切接触者实施哪些管理措施?

猴痘的密切接触包括直接接触病例的患病部位及其污染的物品,或感染动物及其分泌物、渗出物和其他污染物;以及职业接触或长期近距离吸入呼吸道飞沫的病例等,经评估为有感染风险的人员。

针对密切接触者主要实施以下措施

一是实行21天自我健康监测。健康监测期为自最后一次接触之日起21天。自我健康监测期间,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您需要避免与他人发生性接触和其他密切接触,并避免献血。

二是定期随访。疾控机构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在第7天、第14天、第21天通过电话或上门等方式主动询密切接触者的自我健康监测情况,并提供咨询和指导。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调查处理。

三是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坚持每天测量体温并监测症状。主要症状有发热、皮疹、浅表淋巴结肿大等,密切接触者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或与追踪接触者取得联系,并接受猴痘病核酸检测。

转载自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总局

中疾控重要提醒!和疫情期间如何通知客户的一些题解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

No Comment

留言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感谢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