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整个北半为何这么热?

对于一些有关今夏整个北半为何这么热?和東京都八王子的天气预报的相关题,你对今夏整个北半为何这么热?这样的题了解多少呢?就让小编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吧!

这个夏天,“热”无疑是最受关注的关键词。6月以来,全国多地持续高温。放眼全,以高温为代表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也在北半层出不穷。

在我国,6月份,高温天气率先在北方蔓延,多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进入7月后,南方高温“后来居上”,开启了漫长的“烧烤”模式。到目前为止,南方的酷暑还没有结束,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虽然今年夏天北京的高温看似并不极端,但迄今为止高温天数已达15天,明显多于去年同期的97天。我们邀请了中国气象报社专业撰稿人刘钊、王亮、李跃介绍今年夏季高温天气的情况。

1961年以来最强区域高温出现

今年夏天有多热?6月以来,全国平均高温日数118天,比常年同期偏多49天,创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表示,6月13日以来我国区域性高温天气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高、极端性强的特点。

6月13日至8月14日,我国区域高温过程已持续63天,湖北竹山、北碚、重庆、灵寿、河北正定藁城、云南延津等地日最高气温达44以上,覆盖面积超过500万平方公里,影响人口超过9亿。

今年的高温事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极其罕见的。与本世纪的几次高温事件相比,这次高温事件的发生明显更早、极端程度也明显更高。结合国家气候中心区域区域高温过程监测指标,以及高温事件强度、范围和持续时间,今年高温事件综合强度为1961年以来最强。

高温之下,江苏、河南、安徽、浙江、四川五省均出现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高温日数最多。湖北、湖南、贵州、陕西、宁波、上海七省,新疆第二多,甘肃第三多。全国共有71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极端高温事件标准,河北、陕西、四川、浙江、福建、广东等地13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极端高温事件标准保持不变或超过历史极值。7月13日14时30分,上海徐家汇站气温达到409,追平当地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气温记录。

持续高温对多地生产活动和群众健康造成不利影响。6月13日以来,河北、山东、浙江、河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省电网以及西北电网、南方电网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7月初,上海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3356%。浙江、江苏、四川等地已有多人确诊中暑。7月1日至14日,深圳120共接到中暑紧急报告73起;浙江东部、河南西部、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四川北部等地由于高温降水偏少,土壤墒情偏差,部分地区气象干旱持续或发展。

7月11日,在中建八局承建的重庆江北机场T3B项目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利用施工间隙补充水。新华社

到目前为止,南方的酷暑还没有结束,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8月16日6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这是中央气象台连续第27天发布高温预警。预报显示,未来10天,四川盆地、江汉、江淮、江南等地仍将出现持续高温天气,累计高温日数可达7至10天;上述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5至38,局部可达40以上。

今年夏天北京的高温并不极端但有很多天

“北京今年好像没那么热了。”对于北京居民来说,今年的高温似乎比较平常。

数据证明,今年夏天北京确实“不那么热”,没有出现特别极端的高温。今年入汛以来,北京平均气温255,略高于常年同期;全市平均降水量3327毫米,接近常年同期。但值得注意的是,北京高温日数多达15天,明显多于常年同期的97天。

今年北京的高温来得并不晚。5月28日,代表“北京气温”的南郊观测站白天最高气温升至353。今年夏季第一个高温日诞生,比平常提前了13天。高温来得早,但后续发展并不极端。北京市气候中心副主任石洪波表示,今年入汛以来的极端高温为392,发生在6月25日。历史上,夏季极端最高气温连续13年超过392。1999年甚至达到了419。与这些年相比,今年的最高气温属于正常范围。

北京高温虽不算极端,但高压趋势仍是主要原因。今年初北京持续高温天气期间,大陆高压脊在西边,新疆和内蒙古交界处,东北地区上空有一个低压槽。北京正好处于高压脊和低压槽的交界处,处于高压范围的边缘,所以受高压的影响比较小。”石洪波说。

进入8月后,北京迎来一段高温高湿的“桑拿天”,让市民感到酷热难耐。史洪波介绍,北京“七落八涨”的主汛期,恰好是全年水汽比较丰富的时候。近期,随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移,北京地区湿度增大,下沉气流造成明显增暖效应,引发高温高湿闷热天气。这种天气的实际温度一般不会特别高,但与湿度结合时,就会增加闷热感,使人出汗。在没有降水的情况下,天气将保持稳定。这也是北京气候的正常状态,是正常现象。

石洪波还提醒公众,夏季尚未结束,不能放松对高温的警惕。从盛夏阶段开始,截至8月15日,北京已经经历了10个高温日,而8月尚未结束,高温日仍有可能出现。“往年7-8月平均高温日数为61天,从历史数据看,2000年为15天,2010年为14天,1999年为13天,1997年为12天。从近年的数据来看,年,2017年有11天,2018年有10天。”石洪波表示,未来气温高于392的可能性很小,但高温天数可能会增加。

持续的高温事件给北半造成严重破坏

世界正在经历同样的寒冷和炎热的天气。高温不仅在国内肆虐,整个北半都形成了“温暖气氛”。

一向凉爽的英国在7月15日首次发布异常高温红色预警。四天后,当地时间7月19日,英国最高气温历史上首次突破40。伦敦当天发生多起火灾,消防部门宣布发生“重大事件”。此前,英国记录的最高气温为387,是2019年7月25日在剑桥大学植物园测得的。

在南欧,高温和热浪引发了肆虐的野火。7月17日,法国和西班牙政府出动了千余名消防员,努力控制火势蔓延。希腊消防部门还指出,24小时内该地区共发生71起山火。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今年迄今为止被烧毁的林地面积已是2020年的三倍,“我们正在经历一个极其艰难的夏天”。

日本高温的影响同样严重。据日本气象厅消息,当地时间8月11日14时30分,日本群马县伊势崎市观测到405的高温,为今年以来日本最高气温。此外,东京八王子市也出现393的高温。仅8月1日至10日,东京就有5名70岁至80岁的老人中暑死亡。

即使是寒冷的北极圈也无法逃脱高温的影响。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编辑雷内马什(ReneMarsh)最近出现在有关格陵兰岛穿着短袖衬衫的新闻中。她在视频中表示,格陵兰岛的气温接近华氏60度,这样的天气足够温暖,可以穿短袖。雷内马什表示,由于气温上升,格陵兰岛的冰盖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融化。

今年6月,全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4左右,为1979年以来最高。西欧、南欧、西亚、中亚、东亚、美国、非洲等地出现连续高温事件以及北半的其他地方。西班牙、葡萄牙、法国、英国等地出现超过40高温;7月,北极圈气温飙升至325。。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佩特里塔拉斯7月19日指出,极热天气除了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外,还将对农业活动产生进一步负面影响,加剧目前因俄乌冲突造成的严重农作物减产损失。

这张8月12日发布的照片显示,消防员在法国奥斯汀附近参与灭火行动。新华社

三大原因导致天气“高烧”持续

热浪频发,“高烧”持续。什么原因?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认为,北半极端高温的成因有三个层次大气环流异常创造高温的基础条件;“拉尼娜”事件火上浇油,让高温“更上一层楼”;全变暖这进一步放大了高温的影响。

所谓大气环流异常,是指不同季节过程和区域空间运行中的大气环流状况与年气候平均值的偏离程度。如果这个偏差超过阈值,就可以认为大气环流出现异常。例如,如果原本笔直的东西向环流变成崎岖不平的南北向环流,就可以认为大气环流出现了异常。

今年夏季,北半大气环流系统出现异常,呈现出暖高压环流系统持续控制状态。暖高压是高温的重要来源。在高压系统的影响下,热空气滞留在地面附近,无法被吹走或驱散,导致局部气温持续升高。今年夏季北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大西洋副热带高压和伊朗高压均阶段性加强,形成了大范围的全整体暖高压带。

与此同时,长达三年的“拉尼娜”气候事件导致大气环流异常。“拉尼娜”是指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将导致热带纬度环流加强,引发纬度二次环流的齿轮效应。今年入春以来,“拉尼娜”事件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持续加剧。在此期间,印度洋海面温度也出现了较为异常的情况。两者共同推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继续加强。

不可忽视的是全变暖的普遍影响。在整个北半的这个高温过程中,起到了增温放大和调制的作用。全变暖背景下,全气候系统不稳定加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广泛、强烈、并发。过去50年一遇的高温热浪将变成十年一遇,而且更加频繁、更加严重。强的。

全变暖的影响从幕后走向前台

极端高温事件是最容易与全变暖联系在一起的天气现象,但它们远不是全变暖的唯一影响。如今,全变暖已从“幕后”走向“台上”。人们充分认识到,碳排放是全变暖的主要原因,而创纪录的温室气体浓度正在推动气温上升,使天气变得更加极端。

除了高温和热浪之外,全变暖还将带来更多的强降雨和洪水。数据显示,全气温每升高1,大气水汽就会增加约7%,极端降水的概率就会增加。气温上升还会导致冰川融化、土地干旱和荒漠化,加速水分蒸发和水土流失,最终导致更加极端的天气。

目前,全变暖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北极海冰正在减少,格陵兰冰盖正在加速融化,北美北方森林开始出现大量火灾和虫害,而俄罗斯北半永久冻土层已开始解除封锁,大西洋经向翻转流开始减缓,亚马逊雨林降雨量减少且干旱频发,澳大利亚暖水珊瑚开始出现大规模消亡,南极西部冰盖正在加速融化,南极东部威尔克斯陆冰盖正在加速融化。融化……面对这些现象,人们不能忽视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强调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出的“全人类红色警报”,以及世界气象组织对人类需要面对的警告。“越来越热,越来越热,未来更加干燥、更加浸水。”

面对更加严峻的气候挑战,人们需要充分认识潜在危机并采取实际行动。寻找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突破口是应对挑战的唯一出路。

关于今夏整个北半为何这么热?和東京都八王子的天气预报的题就说到这里,希望对大家能有比较好的帮助。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

No Comment

留言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感谢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