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讲解关于吉林2017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公布中东部暴雨洪水居首,和一些长春龙卷风暴雨相关题,希望帮帮助到大家。
9月5日,龙卷风席卷扶余市新新乡新红村、南屏村两个村庄。气象台供图
中新社长春1月4日电吉林省气象台郭家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2017年吉林省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吉林省气候中心主任杨雪岩表示,洪涝等灾害性天气、冰雹、高温、寒潮、龙卷风对吉林省生产生活影响较大,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5月5日至7日,吉林省遭遇罕见大范围、持续时间大风沙尘天气。郭嘉摄
杨雪岩介绍,2017年吉林省平均气温61,较常年偏高07;1-12月,吉林省年平均降水量5719毫米,较常年偏少近10%。
7月,吉林省中东部地区连续出现罕见至大暴雨,造成多地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刘东摄
2017年吉林省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如下
1、一周两次特大暴雨,永济两度被淹
7月13日至14日、19日至21日,吉林省中东部地区出现罕见到大暴雨,导致长春、吉林、延边等地出现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永吉县7天内两次遭遇特大暴雨,连续超极端日降雨量。20日,永济火山石村日降雨量达到369毫米,一小时最大降雨量达到107毫米,远超历史极值。暴雨导致文德河水位暴涨,引发破纪录的洪水。永济两度遭遇洪水,多个城镇受灾,10万余人紧急疏散。
2、台风“海棠”横扫吉林西部,日降水量突破极值
受减弱台风“海棠”影响,8月2日至3日,吉林省中西部地区出现暴雨、大暴雨,其中大安、白城日降雨量达2416毫米,长岭、松原迁安、前郭等地也突破100毫米,均超过当地日降雨量极值。暴雨导致当地部分房屋倒塌受损,农田被淹。该地区刚刚发生地震,使灾情更加严重。
3、盛夏高温酷暑持续,防暑供电压力加大。
6月14日至7月19日,吉林省经历了持续36天的明显高温期。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24,2000年以244居历史第二位。大范围高温天气持续18天,洮南持续25天。7月18日通榆极端最高气温达到408,持续高温天气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影响。长期高温热浪导致防暑成本增加和供电压力增大。
四是春季大风沙尘席卷全省,设施农业受损严重。
5月5日至7日,吉林省出现罕见的大范围、持久的大风沙尘天气。中西部和东部部分地区大风持续3天。最大风力超过8级,德惠等11个县市出现10级以上大风,39个县市伴有沙尘,洮南出现沙尘暴。持续大风和沙尘天气,造成一些地方农业设施受损、房屋倒塌,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5、晚春高温突破40,创历史新纪录
5月18日至19日,吉林省大部地区出现高温天气。延边西部和东部10个县市日最高气温超过当地春季历史最高气温。镇赉、通榆、洮北、洮南等地最高气温超过40。突破当地历史高温极限,特别是洮南,最高气温达427,刷新全省最高气温纪录。气温高达南方“火炉”城市夏季最热气温。
六、春末夏初大风、冰雹频繁发生,部分地区受损严重。
5月底至7月初,吉林省强对流天气频繁发生。14个县市遭遇冰雹灾害,17个县市出现雷暴大风。冰雹、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造成一些地方粮食和经济作物受损,大树受损。如果破损,经济损失将是惨重的。
7.秋季龙卷风席卷扶余村庄,导致沿途建筑物倒塌。
9月5日,龙卷风席卷扶余市新新乡新红村、南屏村两个村庄,风力瞬间达到10级。由于强风,房屋倒塌,受损严重。据统计,此次灾害造成受灾人口179人,直接经济损失约182万元。
8、初冬气温异常低,考验抗寒能力
11月14日至12月20日,吉林省经历了明显低温期。全省平均气温-118,比常年偏低30。是1986年以来的第二低气温,2012年为-121。37天内,有30天气温低于常年,11月29日出现大范围寒潮。长期低温不仅对天气不利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健康,也给供热、交通和地下管网维护带来挑战。
9、白城春夏两季连续干旱,导致部分地区颗粒无收。
4月1日至7月31日,白城多地降雨量较常年偏少39%至66%。尤其是通榆地区,5月22日至7月12日没有出现大于10毫米的降雨。此外,6月14日—7月19日,白城市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34,位居历史同期最高气温之首。由于长期高温少雨,白城部分地区春夏连续干旱,严重影响当地农作物播种和生长发育,部分地方粮食歉收。
10、年初大雪伴随降温影响交通
2月19日至20日,吉林省出现大范围降雪,其中桦甸、蛟河、舒兰、白山等地出现大雪。雪后出现寒潮降温天气。全省10个县市气温下降8以上,桦甸、靖宇、长白、安图、二道等地气温下降10以上。由于降雪降温,对交通和春运造成较大影响。超过
想了解更多关于吉林2017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公布中东部暴雨洪水居首和长春龙卷风暴雨的详细,请持续关注并收藏本站。
N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