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对于疫情对企业有多大影响?上海法院这本白皮书分析了2020年以来相关案件以及关于什么是受疫情影响的企业的话题,很多人网友都想了解,那就让小编带大家来解一下吧!
昨天下午,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发布了2022年系列审判白皮书,其中包括《2020-2022年上半年涉疫情商事合同纠纷案件审判白皮书》。白皮书指出,2020年初COVID-19疫情爆发以来,涉疫情商事合同纠纷数量持续增加,传统行业和小微企业受到较大影响。
中小企业是诉讼当事人
白皮书指出,涉及疫情的商业合同纠纷不属于特殊诉由。法官以“疫情”、“不可抗力”、“情势变更”等关键词检索已审结的商事案件,发现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共审理商事合同案件97件。审结涉疫情案件,其中一审案件1件,二审案件95件,特别程序案件1件。需要说明的是,白皮书中提到的与疫情相关的商事合同纠纷不包括房屋租赁合同纠纷。
传统行业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涉案173家企业中,制造企业61家,批发零售企业25家,住宿餐饮企业22家。从诉讼标的来看,中小企业是涉案主体。97起案件中,一半以上诉讼标的在50万元至500万元之间,500万元以上的案件仅有12起。
白皮书分析,制造业生产受到生产场地、交通运输、从业人员数量等因素的制约。受疫情和防控措施影响,产能下降,导致无法按期生产产品或发货,引发违约诉讼。由于人员流动、消费频次减少,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收入变得不稳定,但仍要承担劳动力、租金、采购等成本,经营困难。中小企业数量众多,疫情冲击下资金链断裂风险较大。
约70%原告希望终止合同
除1起特别程序案件外,其余96起涉及疫情的商事合同纠纷案件中,69起原告以疫情导致一方当事人违约、合同目的无法实现等为由请求解除合同。取得成就。可见大部分企业都希望借此突围。因疫情纠纷造成的经营困难。
由于疫情防控措施带来的,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协商高度依赖线上沟通。邮件往来、微信、QQ聊天记录截图等已成为此类案件的主要证据形式。97起案件中,80%以上当事人提供了图片、照片、音频、视频等电子证据。但不少涉案当事人缺乏收集证据的意识和能力。在微信、QQ上讨论合同内容时,过于口语化、碎片化。部分内容为语音形式,截图时需要转换为文字。然而,存在偏差,这也影响了证据强度。
白皮书指出,中小企业要适应网上交易模式,熟悉网上谈判、签订合同的流程。同时,要特别注意保留微信、QQ等含有关键信息的电子证据,掌握网上提交证据的技巧,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操作和诉讼风险。
疫情不等于不可抗力
值得注意的是,97起案件中,有63起当事人认为疫情或防疫措施构成不可抗力。但法院最终认定不可抗力的案件仅有四起,占比很小。
白皮书指出,对于疫情及相应的防疫措施是否构成不可抗力,有一套严格的审查规则。例如,如果合同延迟履行先发生,疫情发生在后,则不能适用不可抗力。合同方无法预见是不可抗力的必要要素。疫情发生后,各方必然会注意到疫情可能带来的影响和防疫措施。此时签订的合同很难满足“不可预见”的条件。此外,不可抗力应当是“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合同主体可以寻找其他替代方案,但因成本增加等原因不愿意这样做的,不构成不可抗力。
疫情是不可抗拒的公共卫生事件,对各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较大影响。白皮书最后建议,在疫情阻碍合同正常履行时,各方应积极沟通、协商和解、共担风险,努力和平解决矛盾纠纷。矛盾难以解决时,当事人可以通过行业协会、商会、工商联等机构进行协调。
柱子
本文详细解了疫情对企业有多大影响?上海法院这本白皮书分析了2020年以来相关案件的这类题和一些什么是受疫情影响的企业相关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No Comment